Java 运算符
计算机的最基本用途之一就是执行数学运算,作为一门计算机语言,Java也提供了一套丰富的运算符来操纵变量。我们可以把运算符分成以下几组:
- 算术运算符
- 关系运算符
- 位运算符
- 逻辑运算符
- 赋值运算符
- 其他运算符
算术运算符
算术运算符用在数学表达式中,它们的作用和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。下表列出了所有的算术运算符。
表格中的实例假设整数变量A的值为10,变量B的值为20:
| 操作符 | 描述 | 例子 |
|---|---|---|
| + | 加法 - 相加运算符两侧的值 | A + B 等于 30 |
| - | 减法 - 左操作数减去右操作数 | A – B 等于 -10 |
| * | 乘法 - 相乘操作符两侧的值 | A * B等于200 |
| / | 除法 - 左操作数除以右操作数 | B / A等于2 |
| % | 取余 - 左操作数除以右操作数的余数 | B%A等于0 |
| ++ | 自增: 操作数的值增加1 | B++ 或 ++B 等于 21(区别详见下文) |
| -- | 自减: 操作数的值减少1 | B-- 或 --B 等于 19(区别详见下文) |
实例
下面的简单示例程序演示了算术运算符。复制并粘贴下面的 Java 程序并保存为 Test.java 文件,然后编译并运行这个程序:
实例
运行实例 »
以上实例编译运行结果如下:
a + b = 30 a - b = -10 a * b = 200 b / a = 2 b % a = 0 c % a = 5 a++ = 10 a-- = 11 d++ = 25 ++d = 27
自增自减运算符
1、自增(++)自减(--)运算符是一种特殊的算术运算符,在算术运算符中需要两个操作数来进行运算,而自增自减运算符是一个操作数。
实例
运行结果为:
进行自增运算后的值等于4 进行自减运算后的值等于2
解析:
int b = ++a; 拆分运算过程为: a=a+1=4; b=a=4, 最后结果为b=4,a=4
int d = --c; 拆分运算过程为: c=c-1=2; d=c=2, 最后结果为d=2,c=2
2、前缀自增自减法(++a,--a): 先进行自增或者自减运算,再进行表达式运算。
3、后缀自增自减法(a++,a--): 先进行表达式运算,再进行自增或者自减运算 实例:
实例
运行结果为:
自增运算符前缀运算后a=6,x=12 自增运算符后缀运算后b=6,y=10
关系运算符
下表为Java支持的关系运算符
表格中的实例整数变量A的值为10,变量B的值为20:
| 运算符 | 描述 | 例子 |
|---|---|---|
| == | 检查如果两个操作数的值是否相等,如果相等则条件为真。 | (A == B)为假。 |
| != | 检查如果两个操作数的值是否相等,如果值不相等则条件为真。 | (A != B) 为真。 |
| > |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大于右操作数的值,如果是那么条件为真。 | (A> B)为假。 |
| < |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小于右操作数的值,如果是那么条件为真。 | (A <B)为真。 |
| >= |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大于或等于右操作数的值,如果是那么条件为真。 | (A> = B)为假。 |
| <= |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小于或等于右操作数的值,如果是那么条件为真。 | (A <= B)为真。 |
实例
下面的简单示例程序演示了关系运算符。复制并粘贴下面的Java程序并保存为Test.java文件,然后编译并运行这个程序:
Test.java 文件代码:
以上实例编译运行结果如下:
a == b = false a != b = true a > b = false a < b = true b >= a = true b <= a = false
位运算符
Java定义了位运算符,应用于整数类型(int),长整型(long),短整型(short),字符型(char),和字节型(byte)等类型。
位运算符作用在所有的位上,并且按位运算。假设a = 60,b = 13;它们的二进制格式表示将如下:
A = 0011 1100 B = 0000 1101 ----------------- A&B = 0000 1100 A | B = 0011 1101 A ^ B = 0011 0001 ~A= 1100 0011
下表列出了位运算符的基本运算,假设整数变量 A 的值为 60 和变量 B 的值为 13:
| 操作符 | 描述 | 例子 |
|---|---|---|
| & | 如果相对应位都是1,则结果为1,否则为0 | (A&B),得到12,即0000 1100 |
| | | 如果相对应位都是 0,则结果为 0,否则为 1 | (A | B)得到61,即 0011 1101 |
| ^ | 如果相对应位值相同,则结果为0,否则为1 | (A ^ B)得到49,即 0011 0001 |
| 〜 | 按位取反运算符翻转操作数的每一位,即0变成1,1变成0。 | (〜A)得到-61,即1100 0011 |
| << | 按位左移运算符。左操作数按位左移右操作数指定的位数。 | A << 2得到240,即 1111 0000 |
| >> | 按位右移运算符。左操作数按位右移右操作数指定的位数。 | A >> 2得到15即 1111 |
| >>> | 按位右移补零操作符。左操作数的值按右操作数指定的位数右移,移动得到的空位以零填充。 | A>>>2得到15即0000 1111 |
实例
下面的简单示例程序演示了位运算符。复制并粘贴下面的Java程序并保存为Test.java文件,然后编译并运行这个程序:
Test.java 文件代码:
以上实例编译运行结果如下:
a & b = 12 a | b = 61 a ^ b = 49 ~a = -61 a << 2 = 240 a >> 2 = 15 a >>> 2 = 15
逻辑运算符
下表列出了逻辑运算符的基本运算,假设布尔变量A为真,变量B为假
| 操作符 | 描述 | 例子 |
|---|---|---|
| && | 称为逻辑与运算符。当且仅当两个操作数都为真,条件才为真。 | (A && B)为假。 |
| | | | 称为逻辑或操作符。如果任何两个操作数任何一个为真,条件为真。 | (A | | B)为真。 |
| ! | 称为逻辑非运算符。用来反转操作数的逻辑状态。如果条件为true,则逻辑非运算符将得到false。 | !(A && B)为真。 |
实例
下面的简单示例程序演示了逻辑运算符。复制并粘贴下面的Java程序并保存为Test.java文件,然后编译并运行这个程序:
实例
以上实例编译运行结果如下:
a && b = false a || b = true !(a && b) = true
短路逻辑运算符
当使用与逻辑运算符时,在两个操作数都为true时,结果才为true,但是当得到第一个操作为false时,其结果就必定是false,这时候就不会再判断第二个操作了。
实例
运行结果为:
使用短路逻辑运算符的结果为false a的结果为5
解析: 该程序使用到了短路逻辑运算符(&&),首先判断 a<4 的结果为 false,则 b 的结果必定是 false,所以不再执行第二个操作 a++<10 的判断,所以 a 的值为 5。
赋值运算符
下面是Java语言支持的赋值运算符:
| 操作符 | 描述 | 例子 |
|---|---|---|
| = | 简单的赋值运算符,将右操作数的值赋给左侧操作数 | C = A + B将把A + B得到的值赋给C |
| + = | 加和赋值操作符,它把左操作数和右操作数相加赋值给左操作数 | C + = A等价于C = C + A |
| - = | 减和赋值操作符,它把左操作数和右操作数相减赋值给左操作数 | C - = A等价于C = C - A |
| * = | 乘和赋值操作符,它把左操作数和右操作数相乘赋值给左操作数 | C * = A等价于C = C * A |
| / = | 除和赋值操作符,它把左操作数和右操作数相除赋值给左操作数 | C / = A,C 与 A 同类型时等价于 C = C / A |
| (%)= | 取模和赋值操作符,它把左操作数和右操作数取模后赋值给左操作数 | C%= A等价于C = C%A |
| << = | 左移位赋值运算符 | C << = 2等价于C = C << 2 |
| >> = | 右移位赋值运算符 | C >> = 2等价于C = C >> 2 |
| &= | 按位与赋值运算符 | C&= 2等价于C = C&2 |
| ^ = | 按位异或赋值操作符 | C ^ = 2等价于C = C ^ 2 |
| | = | 按位或赋值操作符 | C | = 2等价于C = C | 2 |
实例
下面的简单示例程序演示了赋值运算符。复制并粘贴下面的Java程序并保存为Test.java文件,然后编译并运行这个程序:
Test.java 文件代码:
以上实例编译运行结果如下:
c = a + b = 30 c += a = 40 c -= a = 30 c *= a = 300 c /= a = 1 c %= a = 5 c <<= 2 = 20 c >>= 2 = 5 c >>= 2 = 1 c &= a = 0 c ^= a = 10 c |= a = 10
条件运算符(?:)
条件运算符也被称为三元运算符。该运算符有3个操作数,并且需要判断布尔表达式的值。该运算符的主要是决定哪个值应该赋值给变量。
variable x = (expression) ? value if true : value if false
实例
Test.java 文件代码:
以上实例编译运行结果如下:
Value of b is : 30 Value of b is : 20
instanceof 运算符
该运算符用于操作对象实例,检查该对象是否是一个特定类型(类类型或接口类型)。
instanceof运算符使用格式如下:
( Object reference variable ) instanceof (class/interface type)
如果运算符左侧变量所指的对象,是操作符右侧类或接口(class/interface)的一个对象,那么结果为真。
下面是一个例子:
String name = "James"; boolean result = name instanceof String; // 由于 name 是 String 类型,所以返回真
如果被比较的对象兼容于右侧类型,该运算符仍然返回 true。
看下面的例子:
以上实例编译运行结果如下:
true
Java运算符优先级
当多个运算符出现在一个表达式中,谁先谁后呢?这就涉及到运算符的优先级别的问题。在一个多运算符的表达式中,运算符优先级不同会导致最后得出的结果差别甚大。
例如,(1+3)+(3+2)*2,这个表达式如果按加号最优先计算,答案就是 18,如果按照乘号最优先,答案则是 14。
再如,x = 7 + 3 * 2;这里x得到13,而不是20,因为乘法运算符比加法运算符有较高的优先级,所以先计算3 * 2得到6,然后再加7。
下表中具有最高优先级的运算符在的表的最上面,最低优先级的在表的底部。
| 类别 | 操作符 | 关联性 |
|---|---|---|
| 后缀 | () [] . (点操作符) | 左到右 |
| 一元 | expr++ expr-- | 从左到右 |
| 一元 | ++expr --expr + - ~ ! | 从右到左 |
| 乘性 | * /% | 左到右 |
| 加性 | + - | 左到右 |
| 移位 | >> >>> << | 左到右 |
| 关系 | > >= < <= | 左到右 |
| 相等 | == != | 左到右 |
| 按位与 | & | 左到右 |
| 按位异或 | ^ | 左到右 |
| 按位或 | | | 左到右 |
| 逻辑与 | && | 左到右 |
| 逻辑或 | | | | 左到右 |
| 条件 | ?: | 从右到左 |
| 赋值 | = + = - = * = / =%= >> = << =&= ^ = | = | 从右到左 |
| 逗号 | , | 左到右 |
stinkaroo
190***276@qq.com
在判断一个实例引用的类型时,使用的是实际类型,而不是声明的类型。在下面的代码中,
v2 是 Car 类型,而不是 Vehicle 类型。
class Vehicle {} public class Car extends Vehicle {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 args[]){ Car c1 = new Car(); Vehicle v2 = new Car(); // v2 是 Car 类型 Vehicle v3 = new Vehicle(); //Car 是 Vehicle类型, Vehicle 不是 Car 类型 boolean result1 = c1 instanceof Vehicle; // true boolean result2 = v2 instanceof Car; // true boolean result3 = v2 instanceof Vehicle; // true boolean result4 = v3 instanceof Car; // false System.out.println(result1); System.out.println(result2); System.out.println(result3); System.out.println(result4); } }stinkaroo
190***276@qq.com
妇芳单身骗
lhm***@126.com
子类是父类的类型,但父类不是子类的类型。
子类的实例可以声明为父类型,但父类的实例不能声明为子类型。
class Vehicle {} public class Car extends Vehicle {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 args[]){ Vehicle v1 = new Vehicle(); //父类型 Vehicle v2 = new Car(); //子类的实例可以声明为父类型 Car c1 = new Car(); // 子类型 Car c2 = new Vehicle(); //这句会报错,父类型的实例不能声明为子类型 //Car(子类)是Vehicle(父类)类型, Vehicle(父类)不是Car(子类)类型 boolean result1 = c1 instanceof Vehicle; // true boolean result2 = c1 instanceof Car; // true boolean result3 = v1 instanceof Vehicle; // true boolean result4 = v1 instanceof Car; // false boolean result5 = v2 instanceof Vehicle; // true boolean result6 = v2 instanceof Car; // true System.out.println(result1); System.out.println(result2); System.out.println(result3); System.out.println(result4); System.out.println(result5); System.out.println(result6); } }从执行结果来看,虽然 v2 被声明为了 Vehicle(父类),但它既是 instanceof Vehicle,又是 instanceof Car,所以 v2 其实是 Car(子类),否则 v2 instanceof Car 应该为 false。
妇芳单身骗
lhm***@126.com
无尘
227***8875@qq.com
加法的结合顺序 左->右 所以左侧计算完毕后才会计算右侧 因此结果不同: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 int a=2; System.out.println(--a/2+(++a*2)); System.out.println(++a*2+--a/2); }结果:
无尘
227***8875@qq.com
踏平南天山
981***943@qq.com
参考地址
Java 中的运算符的左右结合性是什么意思
所有的数学运算符都认为是从左到右运算的,Java 语言中大部分运算符也是从左到右结合的,只有单目运算符、赋值运算符和三目运算符例外,其中,单目运算符、赋值运算符和三目运算符是从右向左结合的,也就是从右向左运算。
乘法和加法是两个可结合的运算,也就是说,这两个运算符左右两边的操作数可以互换位置而不会影响结果。
当有多中运算符参与运算的时候,先要考虑优先级,有相同优先级的就看结合性以决定运算顺序。
因为这样,所以,如果没有两个相同优先级的运算,就不存在考虑结合性的问题了。一个 ?: 是体现不出来结合性的。 请看这个:
这个要怎么算?先看优先级,两个一样。再看结合性,右结合,所以先算:
再算:
这就是所谓右结合。如果是左结合的话 就是先算:
再算:
实际上,一般结合性的问题都可以用括号来解决。
踏平南天山
981***943@qq.com
参考地址
_h0pe
286***6825@qq.com
参考地址
C + = A 与 C = C + A 是有区别的一句话总结: += 运算符既可以实现运算,又不会更改 s 的数据类型;而后者,C 和 A 必须是同一类型,否则无法直接运算。
public class Student{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{ short s = 10; //s = s + 3; 编译不通过 s = (short)(s + 1); //不建议如此实现 s += 1; //既可以实现运算,又不会更改s的数据类型 System.out.println("输出变量"); } }另外, -= , *= , /= 也应同理。
_h0pe
286***6825@qq.com
参考地址
_h0pe
286***6825@qq.com
& 和 &&、| 和 || 的区别
区别 1: & 和 | 可以进行位运算,后者不能。
区别 2: && 和 || 进行运算时有短路性,前者无。
_h0pe
286***6825@qq.com
cf
211***3262@qq.com
整数运算:
public class Main {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 byte a = 1; int b = 2; long b2 = 3; byte c = a + b; // 报错 int c2 = b2 + b; // 报错 } }cf
211***3262@qq.com
discovery
dis***ery131794@163.com
Java 中关联性顺序不同指左右结合的顺序不同,对于三目运算符,关联性是从右向左的。例如:
根据关联性结果为 a ? b : (c ? d : e), 即将右侧运算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运算,先进行 a 条件的判断。
discovery
dis***ery131794@163.com
wen
l.z***16@qq.com
以下对两个右移操作符>>和>>>进行测试:
public class Opetator {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 byte b = -1; short s = -1; int i = -1; long l = -1; System.out.println("byte b = " + b); System.out.println("(b >> 1) = " + (b >> 1)); System.out.println("(b >>> 1) = " + (b >>> 1)); System.out.println(String.format("hexof (b >> 1) = %x", (b >> 1))); System.out.println(String.format("hexof (b >>> 1) = %x", (b >>> 1))); System.out.println("short s = " + s); System.out.println("(s >> 1) = " + (s >> 1)); System.out.println("(s >>> 1) = " + (s >>> 1)); System.out.println(String.format("hexof (s >> 1) = %x", (s >> 1))); System.out.println(String.format("hexof (s >>> 1) = %x", (s >>> 1))); System.out.println("int i = " + i); System.out.println("(i >> 1) = " + (i >> 1)); System.out.println("(i >>> 1) = " + (i >>> 1)); System.out.println(String.format("hexof (i >> 1) = %x", (i >> 1))); System.out.println(String.format("hexof (i >>> 1) = %x", (i >>> 1))); System.out.println("long l = " + l); System.out.println("(l >> 1) = " + (l >> 1)); System.out.println("(l >>> 1) = " + (l >>> 1)); System.out.println(String.format("hexof (l >> 1) = %x", (l >> 1))); System.out.println(String.format("hexof (l >>> 1) = %x", (l >>> 1))); } }输出:
可得出以下结论:
1. byte、short、int 类型的右移操作都是先将左操作数转换为int类型,然后执行右移操作,结果也是int类型。
2. long 类型的右移操作并没有对左操作数进行类型转换,结果也是long类型。
3. >>操作对左边空位补符号位,>>>对左边空位补0。
wen
l.z***16@qq.com